首页 > 情感口述

遇事就紧张,临事就大惊失色,失了方寸的人,难成大事

热度:0鲜花:0鸡蛋:02020年12月30日

空的房间才显得敞亮,如果房间堆满了东西,有光亮也透不出来。


人心如果清除了杂物和垃圾,把蒙蔽心灵的尘埃扫空,那么心中就会充满阳光,结果当然也是一派清净安详。


虚寂生智慧,空旷生明朗,这就是“虚室生白”。不迷失,需要的是向内心寻求自我。


人生,要懂得放下繁华,放弃无意义的忙碌,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
有限的生命里,不能只是被名利填满,而忽视了健康、快乐、家庭等等,不管如何匆忙,还是要找空隙放慢匆匆的脚步,给心灵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。


疲惫的心灵需要一段留白,以保持一份清净和淡定,才能不迷失自己,才能游刃有余、退去浮躁。


惊而不乱,是一种强大


“临大事而不乱,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”,是一种从容不迫、应付自如的心态。


越是有突发的紧急状况,越不能惊慌失措,要镇定沉着;越是在面临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,越不能患得患失,要保持平常心。


唐代宪宗时期,裴度任中书令的职位。


一次,他因公务在中书衙门里大宴宾客,热闹之时,一名属下径直来到裴度身边,低声向他禀报说,他们发现存放大印的盒子还在,可大印却不翼而飞了。


做官的人都知道,官员丢失自己的印信可是大罪。


可裴度听了以后,没有显露出一丝紧张的样子,手里端着酒杯,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,酒宴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。


结果不久,手下又报告说,大印在原来的地方找到了,裴度似未听见,闭口不应,一副早已知悉的样子。


属下很疑惑,裴度解释说,“印信不仅不能买卖,而且一旦被官府查到还是个大罪。这一定是衙门里的人私下里书写契券,然后偷偷盖上大印。如果急于追查,此人为证清白必然把印信毁掉,只要不动声色,则必然把印又放回原处。”


大家这才恍然大悟,不禁佩服裴度的见识和胆量。


冯梦龙在评价这件事时,由衷地赞叹说:


“不是矫情镇物,真是透顶光明。”


惊而不乱,需要的是强大的内心和定力。


曾国藩说:


“从容安祥,为处事第一法。”


遇事就紧张,临事就大惊失色,失了方寸的人,难成大事。


伤感标签: